英文片名「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」則更能呼應片中的情節與主題:在那樣的時間與空間裡,死固然不幸,但生又有何幸?

印象中,從以前到現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拍了不少,但我有看過的只有1995年的《南京1937》。因為是小時候看的,所以電影怎麼拍、裡頭怎麼演,也都忘得差不多了。這部《南京!南京!》是大陸導演陸川花了四年心血的作品,全片以黑白影像試著還原當年的歷史感,兩個小時劇情緊湊、張力十足,幾度讓我喘不過氣來。

唉,這樣驚心動魄的題材,看了心不揪在一起也難吧。

導演將焦點聚在三人身上,中國軍官陸劍雄、留學回國的老師姜淑雲,以及日本軍官角川,電影以不同的角度來呈現這場人類的世紀悲劇。

其實講到屠殺就覺得很可笑,中國人自己殺自己的數量,又何曾少過南京大屠殺?(文革十年死了幾百萬人、台灣228事件有數萬人死亡,而近年的法輪功鎮壓也死了數千人)或許是中國人被異族所屠殺這事情關乎民族自尊,加上日本戰後至今的態度依舊冷處理,故南京大屠殺才變成中國仇日情結的永恆地雷。不管怎麼樣,人類永遠在自相殘殺,因此在悲劇過後,探討為何要殺、或是譴責殺戮,意義都已不大,再多的恨也無法改變過去,世界只會更加混亂,遑論和平共處。重點是學到教訓,了解戰爭背後的意義不是誰勝誰敗,因為戰爭裡從來就沒有所謂得勝的一方,只要狼煙昇、烽火起,就註定了無邊無際的悲涼與喟嘆。

我不覺得此片有刻意去挑起仇恨或揭開傷疤,陸川很中肯地去拿捏每個人的立場與作為,沒有刻意放大悲慘或是加深醜陋。陸劍雄對已方落跑將領感到失望,但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,依舊昂首挺胸。姜老師盡心盡力去拯救同胞,到了不得已的地步也寧願一死了之。角川代表比較有良知的日本軍官,舉目所及的殘破與淒涼,我看到他的眼神中有一種難以承受的沉重。在教堂裡被他誤殺的數名婦人的慘死,心愛的妓女百合子的染病而死,姜老師的乾乾脆脆懇求賜死,種種的無奈和無力感,讓他去困惑、去思考「生又有何幸?」的問題。

對於被派上戰場的士兵來說,不殺人的話就會反被人殺,這是打仗的本質,但兵破中國首都南京城,更加狂了日軍心中那股傲氣,強化了占城的欣喜,紀律失控之後,就一發不可收拾。錯的也變成對的,砍人也變成可以互相比拚的遊戲。這就是戰爭的恐怖,它到底是泯滅人性,還是挑起最可怕最醜陋的人性呢?我也不知道。是不是開了一槍殺了一個人,就開啟了無盡的殺戮心,心想著反正都殺了人,殺一個是殺,殺一百個也是殺。他們是這樣想的嗎?為什麼可以早上用力殺人、強姦婦女,下午就輕鬆地跳舞喝酒玩遊戲呢?對於這部分,我真的無法理解。如果人可以走到這樣子,那戰爭真的是一種太可怕的東西了。但陸川在片中除了描繪出戰爭的黑暗人心之外,也安排了幾道生命的希望光芒。

拉貝祕書在被槍斃前對日軍的司令說:「你曉得嗎?我太太懷孕啦。我的太太又懷孕啦。」眼睛透著一種勝利者的神色,明明是將死之人,發出的氣勢卻凌駕於活著的人。從他們身上,體會到「生」好像並不一定等於勝利,「死」也不代表就是輸家。活得無奈又骯髒,反倒不如死得瀟灑光明。另外,電影前半段屠殺士兵後,一個軍人與小孩幸運生還,最後那小孩還被角川釋放了。他在原野上一邊奔跑,一邊開口大笑,但那笑臉卻又像哭臉,瞇起來的眼縫裡似乎又藏滿淚水。如此小小年紀卻看透了世上最醜陋的人事物,即使他最後存活下來,但我感覺只有心疼與唏噓而已。

戰爭已是殘酷的浩劫,如果恣意燒殺擄掠姦淫,那麼人間煉獄四個字也不足已形容於萬一。我相信看完之後,該有的反應不是陷入歷史的悲憤泥沼,而是要好好想想現在與未來。即使人類永遠就是學不會歷史教訓,但還是要時時提醒自己這種教訓是用多少血淚與破碎換來的,告訴自己這樣的慘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。

《南京!南京!》的中文片名有兩個「南京」配上兩「驚嘆號」,感覺好像在呼喊著當初那戰火中的破城,而又有那麼一點警告未來的語氣和意味。英文片名「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」則更能呼應片中的情節與主題:在那樣的時間與空間裡,死固然不幸,但生又有何幸?

本文轉載自【純白裡的繽紛】

 

英文片名「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」則更能呼應片中的情節與主題:在那樣的時間與空間裡,死固然不幸,但生又有何幸?

印象中,從以前到現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拍了不少,但我有看過的只有1995年的《南京1937》。因為是小時候看的,所以電影怎麼拍、裡頭怎麼演,也都忘得差不多了。這部《南京!南京!》是大陸導演陸川花了四年心血的作品,全片以黑白影像試著還原當年的歷史感,兩個小時劇情緊湊、張力十足,幾度讓我喘不過氣來。

唉,這樣驚心動魄的題材,看了心不揪在一起也難吧。

導演將焦點聚在三人身上,中國軍官陸劍雄、留學回國的老師姜淑雲,以及日本軍官角川,電影以不同的角度來呈現這場人類的世紀悲劇。

其 實講到屠殺就覺得很可笑,中國人自己殺自己的數量,又何曾少過南京大屠殺?(文革十年死了幾百萬人、台灣228事件有數萬人死亡,而近年的法輪功鎮壓也死 了數千人)或許是中國人被異族所屠殺這事情關乎民族自尊,加上日本戰後至今的態度依舊冷處理,故南京大屠殺才變成中國仇日情結的永恆地雷。不管怎麼樣,人 類永遠在自相殘殺,因此在悲劇過後,探討為何要殺、或是譴責殺戮,意義都已不大,再多的恨也無法改變過去,世界只會更加混亂,遑論和平共處。重點是學到教 訓,了解戰爭背後的意義不是誰勝誰敗,因為戰爭裡從來就沒有所謂得勝的一方,只要狼煙昇、烽火起,就註定了無邊無際的悲涼與喟嘆。

我 不覺得此片有刻意去挑起仇恨或揭開傷疤,陸川很中肯地去拿捏每個人的立場與作為,沒有刻意放大悲慘或是加深醜陋。陸劍雄對已方落跑將領感到失望,但面對即 將到來的死亡,依舊昂首挺胸。姜老師盡心盡力去拯救同胞,到了不得已的地步也寧願一死了之。角川代表比較有良知的日本軍官,舉目所及的殘破與淒涼,我看到 他的眼神中有一種難以承受的沉重。在教堂裡被他誤殺的數名婦人的慘死,心愛的妓女百合子的染病而死,姜老師的乾乾脆脆懇求賜死,種種的無奈和無力感,讓他 去困惑、去思考「生又有何幸?」的問題。

對 於被派上戰場的士兵來說,不殺人的話就會反被人殺,這是打仗的本質,但兵破中國首都南京城,更加狂了日軍心中那股傲氣,強化了占城的欣喜,紀律失控之後, 就一發不可收拾。錯的也變成對的,砍人也變成可以互相比拚的遊戲。這就是戰爭的恐怖,它到底是泯滅人性,還是挑起最可怕最醜陋的人性呢?我也不知道。是不 是開了一槍殺了一個人,就開啟了無盡的殺戮心,心想著反正都殺了人,殺一個是殺,殺一百個也是殺。他們是這樣想的嗎?為什麼可以早上用力殺人、強姦婦女, 下午就輕鬆地跳舞喝酒玩遊戲呢?對於這部分,我真的無法理解。如果人可以走到這樣子,那戰爭真的是一種太可怕的東西了。但陸川在片中除了描繪出戰爭的黑暗 人心之外,也安排了幾道生命的希望光芒。

拉 貝祕書在被槍斃前對日軍的司令說:「你曉得嗎?我太太懷孕啦。我的太太又懷孕啦。」眼睛透著一種勝利者的神色,明明是將死之人,發出的氣勢卻凌駕於活著的 人。從他們身上,體會到「生」好像並不一定等於勝利,「死」也不代表就是輸家。活得無奈又骯髒,反倒不如死得瀟灑光明。另外,電影前半段屠殺士兵後,一個 軍人與小孩幸運生還,最後那小孩還被角川釋放了。他在原野上一邊奔跑,一邊開口大笑,但那笑臉卻又像哭臉,瞇起來的眼縫裡似乎又藏滿淚水。如此小小年紀卻 看透了世上最醜陋的人事物,即使他最後存活下來,但我感覺只有心疼與唏噓而已。

戰爭已是殘酷的浩劫,如果恣意燒殺擄掠姦淫,那麼人間煉獄四個字也不足已形容於萬一。我相信看完之後,該有的反應不是陷入歷史的悲憤泥沼,而是要好好想想 現在與未來。即使人類永遠就是學不會歷史教訓,但還是要時時提醒自己這種教訓是用多少血淚與破碎換來的,告訴自己這樣的慘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。

《南京!南京!》的中文片名有兩個「南京」配上兩「驚嘆號」,感覺好像在呼喊著當初那戰火中的破城,而又有那麼一點警告未來的語氣和意味。英文片名 「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」則更能呼應片中的情節與主題:在那樣的時間與空間裡,死固然不幸,但生又有何幸?

 

本文轉載自【純白裡的繽紛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nj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